楚雄花灯史话-- “洪州灯”溯源

日期:2022-01-1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楚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点击:1344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楚雄市的花灯,自清嘉庆至道光间(公元1796年——公元1821年)逐步形成以土著文化、远古文化为基础,受中原文化影响、渗透,形成的民间歌舞小戏。至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以后,正式冠名——花灯。从该时期起,先后出现了演唱花灯的班社。

新中国建立后,据各专、县文化馆上报云南省文化局(厅)的“民间文艺团体统计表”得知,楚雄县(市)除“洞经会”(祀奉文昌帝君故称)、“皇经会”(祀奉玉皇大帝故称),及山区乡、镇流行的彝族、苗族歌种、舞蹈之外,坝区、半山区的乡、镇、村,均有演唱花灯的班社流布。其中,吕合的行政区划,系以紫甸河为界,亦即紫甸河西岸属南华县,东岸则为楚雄县地。因而民间文艺团体调查统计时,紫甸河西岸则为南华县统计。云龙镇史为双柏县城,调查统计亦为双柏县上报。故两镇的部分花灯班社则分别由南华、双柏两县上报。故未统计在楚雄的数字之内。实有花灯班社37个。

其中,鹿城镇的“共乐社”、“春乐社”前期亦是演唱花灯的团体,分别于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四十年代开始演唱滇剧。但“春乐社”仍沿袭了花灯、滇剧相间演唱的传统,民间称为“灯夹戏”。

在上述的花灯班社中,大都流传着“我们唱的是洪州灯”之说沿袭至今。经多方查阅文献资料,“洪州”为江西省南昌市的古称。“洪州灯”的命名与地域及定居楚雄市的移民之原籍贯,有着较为直接的渊源关系。

明王朝自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多次“移中土大姓以实云南,其制。移民就宽乡……”,亦即有计划、有组织,具规模,且形成定制的移民举措。多次、大量的中原移民进入楚雄后,“或召募、或罪徒者为民屯,皆领之有司。”(见《滇史》),留镇云南的部队则为“军屯”。中原移民所到之处与定居地,时至今日尚有遗迹可寻。其中,地名遗迹则有:小姑营、马军屯、清源哨、三家塘、马石堡、波萝哨……,当是其时“军屯”的地名遗存;杨罗屯、尹旗屯、者纳屯、张旗屯等,则是“民屯”的遗迹。

明初进入楚雄之移民,从籍贯划分,有南京籍、江西籍、安徽籍、江苏籍……其中,唯江西籍者居多,且江西籍者均言来自洪州。楚雄市的传统花灯剧《凤阳花鼓》,是为流行剧目之一,剧中的男主角是来自“船头打鼓震(镇)江省”的花鼓公,女主角则是“眉毛弯弯凤扬(阳)人”的花鼓婆,以歇后语的谐音,说明了剧中人的籍贯。一个是江苏镇江,一个是安徽凤阳。

来自江南一带省、区的中原移民,以同籍贯同地聚居。如:本市南郊的子午街,住户多为王姓,但亦有江西王、南京王之分;距子午街仅一公里之遥的以口夸村,全村四姓(七杨、二李、一何)全系江西籍,且有弘农郡、卢江郡之分;东郊的戴家屯,全村住户戴、虞二姓均系江西籍;耳东屯、新街等乡、村,基本如上述。凡有花灯流布的乡、镇、村,惟江西籍者居多,且江西籍者均言来自洪州。上述班社所演唱,且较为固定的剧目,时至今日尚能查证的有《采茶》、《补缸》、《瞎子闹店》……与江西采茶戏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

楚雄市的花灯,在其孕育、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受中原文化、江南时调的影响和渗透,除上演剧目带有上述省、区的痕迹之外,在音乐、曲调方面亦或多或少地带有江南一带的痕迹和特色。在音乐方面至今尚能查证的还有传统花灯歌舞《踩连厢》中的主要曲调[大采茶]、[连厢调]、[送郎]等。以及弋阳腔系之一的罗罗腔,传入本地之后,与土著歌舞相结合,渗透产生的[小小葫芦开白花]、[回门调]等曲调,便是楚雄市的众多花灯曲调中,较为突出的一例。

因此,同籍贯之移民同地聚居,以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相融合、吸收、渗透所产生的民间歌舞剧,前辈艺人自豪地把她称为家乡戏,并以籍贯冠名——洪州灯。

 

名称:电话:
共0条评论

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