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花灯剧
凤阳花鼓
杨天学记录整理
(口述:杨正开、杨正纪、李如高、何永发、杨绍舜、李春武)
(该剧在以口夸村每年开灯必演。有开灯演“凤阳”,收灯演“大王”之习俗。相传演“凤阳”是追念以口夸村的汉民族多数是从江南迁徙而来的,凤阳花鼓是从江南带来的花鼓戏,而演“大王”是为了祭拜彝族先民的神灵。该剧历代花灯艺人由口传心授演唱,起始年代无从可考)。
人物:花鼓公(称公)
花鼓婆(称婆)
柴相公(称柴)
(幕内:婆儿赶快走,老公带路。公婆二人舞上)
(花鼓公执锣,花鼓婆背鼓上)
公: 花鼓咚咚上长街,
婆: 两脚忙忙跳出来,
公: 夫妻出门打花鼓,
婆: 不为生计我不来。
公: 老婆,眼看今日天气晴和,你我夫妻去那长街之上,打上几套花鼓,换回几文钱,也好度过时光。
婆: 此话有理。
公: 既是有米,拿来煮起。
婆: 你还有心思开玩笑,老婆的肚中饿得咕咕叫。
公: (开玩笑地,欲拉婆衣服)我听听你肚里可能又有一个打花鼓的兔崽子。
婆: (给花鼓公头上一掌)老不正经,大庭广众之下,羞死你,又想占我便宜。
公: 老婆,看你愁眉不展,老头我是有意叫你乐一乐,欲说话,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婆: 闲话少讲。
公: 省得抓痒。既是如此,婆儿走着。
婆: 老公带路。
二人:走啊!(要板,乐起花鼓调)
婆: (唱)身背花鼓,
公: (唱)我两手提着锣,
婆: (唱)南京到云南,
公: (唱)婆儿会唱歌,
你打鼓,我搭这个锣拎着,
(冬吃冬吃冬吃当)
婆: (唱)称儿不离鉈,
公: (唱)公儿不离婆,
二人:(唱)老外公不离那个老外婆。(亲密的亮相)
婆: (唱)闹市街前站,
公: (唱)你好比西施婆,
婆: (唱)樱桃的小嘴,
公: (唱)还有一对小酒窝,
婆: (唱)苗条的身材,
公: (唱)谁能比过小心肝,
婆: (唱)不为风流事,
公: (唱)夫妻卖唱为生活,
婆: (唱)哎呀我的妻,
公: (唱)心肝小老婆,
婆: (唱)夫妻长街去卖唱,
公: (唱)只为淘生活,
(冬吃冬吃冬吃冬吃当)
公: 婆儿站倒,
婆: 站倒何事?
公: 你我夫妻行行走走,咋个走不通啰。
婆: 何为走不通?
公: 走来走去,走到人家灶门前了。
婆: (看)不是,那是城门洞。
公: 咋个会有一链大锯子朝天改,
婆: 那是城墙。
公: 中间咋个七通八眼呢,
婆: 那是城牙齿。
公: 既是城牙齿,婆儿我们就进去。
(唱)
远看城墙一堵墙,近看垛口城牙齿,
一个垛口一员兵,十个垛口一员将,
神仙自有神仙做,哪有凡人做神仙。
公: 既是如此,我们就走。
婆: (应)走啊! (鼓点:冬吃冬吃冬吃当)
公: (唱)凤阳鼓,
合: (唱)又来了,大家请来瞧!
婆: (唱)苏州的帕子,
公: (唱)婆儿头上包着。
婆: (唱)柳儿翠玉的环子,
公: (唱)婆儿两耳坠着。
婆: (唱)胭脂和香粉,
公: (唱)婆儿腮脸抹着。
婆: (唱)大红的袄子,
公: (唱)婆儿身上穿着。
婆: (唱)鹦哥绿的裤子,
公: (唱)婆儿两胯穿着。
婆: (唱)白布的裹脚,
公: (唱)婆儿脚上包着。
婆: (唱)八宝的花鞋,
公: (唱)婆儿脚上蹬着。
合唱: (唱)唱一个莲花尼莲上莲呀伙嗨里莲花。
公: 婆儿站倒。
婆: 站倒何事?
公: 前面走不通啰?
婆: 何为走不通?
公: 你看,哪家把瓜架杆拿来街心立着,
婆: 那是大户人家的贞节牌坊。
公: 头上还挂着一大扇门,
婆: 那是节孝匾额。
公: 上边还有四个大屁,
婆: 四个大字。
公: 稀里糊涂,
婆: 天官赐福。
公: 两边还爬着两条老麻蛇,
婆: 那是二龙抢宝。
公: 一边还有一条哈吧狗抢饭团,
婆: 那是二狮戏球。
公: 可准过去?
婆: 还要过去?
公: 既是如此,那我们就走。
(鼓点:冬吃冬吃冬吃当)
婆: (唱)眼望牌坊街前立,
公: (唱)卖艺之人多凄惨,
婆: (唱)自从离别凤阳府,
二人合 (唱)我夫妻二人受欺凌。
(鼓点:冬吃冬吃冬吃当)
婆: (唱)说起难来真个难,
公: (唱)南海来了打通船,
婆: (唱)船斑船底陈香木,
二人合 (唱)打起鱼儿堆满仓。
婆: (唱)说起难真个难,
公: (唱)卖艺之人真凄惨,
婆: (唱)寄人篱下苦难当,
公: (唱)下了几天涟阴雨,
二人合 (唱)肚中饥饿又卖唱。
公: 婆儿站倒。
婆: 站倒何事?
公: 行来行去行不通了。
婆: 为何行不通了?
公: 行来行去,行到哪家茅房跟来了,
婆: 不是茅房,是官家的照壁。
公: 上边咋个会有条老水牛吃白菜,
婆: 那是麒麟拱芭蕉。
公: 既是如此,婆儿走着。
婆: 走!
(鼓点:冬吃冬吃冬吃当)
(身段) (唱)
眼望官家大门开,红绿官轿两边排
衙门本是阎王殿,有理无钱莫进来。
(锣鼓、舞姿)
公: 婆儿站倒。
婆: 站倒何事?
公: 走着走着,走到哪家大粪塘边来了,
婆: 那是官家花园池塘。
公: 一池大头蛆拱来拱去,
婆: 那是金鱼戏水。
公: 池边还栽了几棵茴香菜,一丈多高,
婆: 那是倒垂观音柳。
公: 给准观看?
婆: 可以观看。 (唱)
一进公园一井天,两对狮子笑盈盈,
左边狮子梁山伯,右边狮子吕洞宾,
神仙自有神仙做,哪有凡人做神仙。
公: 婆儿,这里有窑门一道,我们进去看看。
婆: 奴家跟随(二人进园门)
柴: (懒洋洋地上) (唱)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少年不知勤学早,白发方知读书迟,
春来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
秋有蚊虫冬又冷,收拾书包过大年。
(白)学生姓柴名保,外号柴大草包便是。自幼苦读诗书,学会赵钱孙李,狗吃生米,周吴郑王,狗爬城墙。十年寒窗,核桃大的字都不识一碗,今日在书房闷闷不乐,有心到花园之中游耍游耍,然后再去那花街之上喝点花酒,到也消遥自在,自在消遥,正是这个主意,待我走来。
(唱)
来到花园举目望,朵朵鲜花闹嚷嚷,
牡丹花开象叭喇,桃花火红一串串,
金鸡出洞把歌唱,小鱼池中游得欢,
不是公爷我夸海口,贪花唯有我内行。
(白)这些毛丫头,毛娃子,一天给他们三顿饭吃吃,地也不扫,花水也不浇,待我把地扫它一扫,把花水浇上一浇(做扫地、浇花水动作),花水也浇了,地也扫了,我把东边的牡丹捅在西边,西边的芍药捅在东边。
(哈欠连天,伸个懒腰)
哎,观花赏柳也没多大意思,待我睡上一觉再作道理。
(在一条石凳上睡下)
(幕后花鼓咚咚响)
柴: (闻声起)吔,忽听墙外咚咚响,想必是说唱卖艺之人,待我叫将进来,陪公爷我戏耍戏耍。正是这个主意,待我叫来。喂——,墙外何人打花鼓?
(花鼓公、婆上)
公: 什么蚊虫格蚤叫?
柴: 是你家柴大相公在叫(看看花鼓婆一表人材,色迷迷的)两位花鼓大哥大姐,柴大相公这厢有礼了。
婆: 有米?有米就拿来煮起。
公: 什么柴大桶,饭大桶,有话言讲当面,无话各奔东西
柴: 二位站倒站倒,大相公开门来了。
(开门,花鼓公、婆进门)
柴: 请问二位何方人氏?
公: 我们凤阳府大坝柳树湾人氏。
柴: 所干何事?
公: (靠近才的耳朵击一锣)响锣不用重锤,明人一看便知。
柴: 你敢莫是騸猪騸狗的?
公: 正要拿你相公开个张。
柴: 敢莫是耍猴戏的?
公: 大公猴子站在面前。
柴: 敢莫是撬壁洞偷人的?
公: 正要拿你是问。
柴: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公爷我猜之不着。
公: 我们不说,量你也猜不着。(公、婆击鼓锣)
柴: 噢,是唱凤阳,打花鼓的。
公: 正是。
柴: 可唱得好?
公: 唱得好,就是喉咙哑些。
柴: 可打得好?
公: 打也打得好,只是手脚苯些。
柴: 既然如此,那就给公爷我唱上二三十调,八九十调,百十来调听听。
公: 那有那么好听呢,先给钱,后听花鼓。
柴: 唱花鼓还要钱?!
公: 哪有白听之理,你白听花鼓,我们夫妻去喝西北风格。
柴: 要多少钱一套?
公: 孙悟空打筋斗……
柴: 此话怎讲?
公: 十万八千。
柴: 你看着公爷我财大气粗,你漫天要价,公爷我就咬咬牙齿递给钱。
公: 多少?
柴: 大舜耕田。
公: 此话怎讲?
柴: 一厘。(一犁)
公: 婆儿,走!看今天出门不利,遇上这种小气鬼。(生气)
柴: (嬉皮笑脸地)嘿嘿……,莫忙莫忙,生意不成仁意在,你们走了,我也舍不得,相公鼓鼓勇气给你们一文钱两套。
公: 还不够老汉的草鞋钱。
柴: 两文钱三套。
公: 还不够婆儿的姻脂花粉钱。(欲走)
柴: 转来转来,公爷我脚下生风,头顶烘笼,乃是好玩之人,铜钱不用手数,银子不用称称,就象灶门前的粗糠大把大把的抓使,今天就看在这位花鼓大姐的面子上,只要唱得好,玩得公爷我开心,你们要多少,公爷我给多少。
公: 既是如此,说话算话?
柴: 一言为定。
公: 婆儿,过来说话。
婆: 何事?
公: 我在城隍庙里会着一个大高个子(暗指柴),矮矮墩墩,白白胖胖,眉清目秀,抠眉凹眼的柴大龟子。
婆: 敢莫是柴大公子?
公: 管他龟子孙子,说他家铜钱不用手数,银子不用称称,好似灶门前的粗糠大把大把的抓使,姓都不问一个,要请我们打花鼓。
婆: 既然如此,你我卖艺之人,还是早唱早回。
公: 大相公,我家婆儿说了,我们打花鼓的人要早唱早回。
柴: 大相公我早就等不得了,赶紧赶紧呢唱。
公: 婆儿,我们就唱起来。
公、婆二人:唱起来(锣鼓点,身段,舞姿)
(唱)
说凤阳,唱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到有九年荒,
三两黄金买斗米,四两白银买斗糠,
大户人家买骡马,小户人家卖田庄,
只有夫妻没得卖,身背花鼓走云南。
说凤阳,唱凤阳,四十八站到云南,
云南还有好景致,九龙抱柱五华山,
西山龙门美人望,八百罗汉汇一堂,
金马碧鸡华亭寺,大观楼长联世无双,
人人都说云南好,我夫妻无钱到处难。
(悲伤)
柴: 哎哎哎,咋个唱着唱着哭将起来了,哭得公爷我泪如黄狗撒尿,忍不住的滴,只准唱欢欢乐乐的。
公: 唱欢乐的还少一个打岔的。
柴: 公爷我来打岔怎么样?
公: 不知从何唱起?
柴: (一想,欢乐地)我看,我家大花园如此热闹气派,就唱我家大花园怎么样?
公: 既然如此,我们就唱起来。(锣鼓点,舞)
公婆: (唱)
正月采花无花采,二月采花花正开,
三月樱桃红似火,四月蔷嶶架上开,
五月石榴宽玛瑙,六月金凤顺墙开,
七月莲花站水池,八月金桂香千里,
九月菊花家家有,云南茶花甲天下,
冬月腊月无花采,春风吹动万花开。
(花鼓乐止,柴相公还围着花鼓婆乱舞乱跳,丑态百出,花鼓公在相公头上猛击一锣,柴被惊吓一跳)
公: 大相公,唱完啰,你还乱跳些哪样,讨点花鼓钱。
柴: (不悦)大相公我玩得正开心,正过隐,怎么就不唱不玩啰?
公: 大相公,请开花鼓钱。
柴: 什么?要钱。(思索)前不拢后,左不拢右。
公: 哪有白听之理,我们夫妻一早还没有用饭,现在肚中饥饿,要与大相公讨花鼓钱。
柴: 大相公这几天不想吃东西,一顿只吃八九碗,十一二碗,大相公都不饿,你们饿什么。
公: 我们打花鼓之人,怎么比得起大相公。
柴: 你们说肚中饿就赶紧唱,人家常说饱拉饿唱,唱唱就不饿啰。
公: 不给花鼓钱,我们就是不唱。
柴: 当真不唱?
公: 不唱。
柴: 这……(心生一计)好了好了,这种格要得,只要你们再陪公爷我唱上一调,耍上一耍,玩得公爷心中高兴,自然就会有赏。
公: 此话当真?
柴: 当真。公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再加一倍,八马难追。
公: 既然如此,公爷要说话算话。我们就唱起来。
(公、婆舞姿) (唱)
正月花香好出门,多多拜上属虎人,
虎在深山打磕睡,转转遇着打猎人。
二月花香好出门,多多拜上属兔人,
兔子不吃窝边草,鹄鹰不抓足下脚。
三月花香好出门,多多拜上属龙人,
老龙行错三点雨,南天门外问斩刑。
四月花香好出门,多多拜上属蛇人,
蛇在田中打磕睡,有心算计无心人。
五月花香好出门,多多拜上属马人,
好马配上金鞍镫,东征西讨保边庭。
六月花香好出门,多多拜上属羊人,
小羊吃奶双膝跪,乌鸦抬食报母恩。
七月花香好出门,多多拜上属猴人,
猴子上树打盘坐,翻过脸来不认人。
八月花香好出门,多多拜上属鸡人,
公鸡吃的糠头米,天天报晓叫天明。
九月花香好出门,多多拜上属狗人,
小狗吃的米汤饭,房前屋后防贼人。
十月花香好出门,多多拜上属猪人,
人怕出名猪怕壮,财主刀下不留情。
冬月花香好出门,多多拜上属鼠人,
老鼠跳进红箱子,咬烂罗裙系不成。
腊月花香好出门,多多拜上属牛人,
牛吃春夏秋冬草,深耕东西南北田。
公: 大相公,花鼓打完了,花鼓钱借用借用。
柴: 咋个又要钱啰,你格是钱串绳。
婆: 我们要的是花鼓钱。
柴: 这个……(心生一计)好好好,大相公这把扇子暂顶花鼓钱如何?
公: 顶不得,我们是澄江到华宁。
柴: 此话怎讲?
公: 现(县)过现。
柴: 过现?公爷我没有。
公: 回家去取。
柴: 不耐烦。
公: 听了花鼓,哪有不给钱之礼。
柴: 大相公偏偏不给。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
公: 当真不给?
柴: 当真不给。
公: 大相公如此无理,我们要去告你。
柴: 你到何处去告?
公: 到官府去告。
柴: 官府与我家常来常往,你们白去挨打。
公: 我到乡约保长处告。
柴: 乡长是我干爹,告不发。
公: 请街坊邻居评理。
柴: 街坊邻居人人怕我家七分。
公: 我就晒干的麦子……
柴: 此话怎讲?
公: 开打。
柴: 文打还是武打?
公: 出门人文武不论。
柴: (笑)我家帮工、佣人都有几桌,只要我一声令下,你夫妻二人怎是对手?
公: 这个,婆儿,过来说话。
婆: 何事?
公: 大相公听了花鼓不给钱。
婆: 我们去告他。
公: 官府与他家穿一条裤子。
婆: 我们就打他。
公: 他家帮工佣人都有几桌。
婆: 这个……(想一想)有了,既然告不起他,打他不过,我们就脚底板上抹油(溜之大吉)(与花公耳语,比画玩瞎子摸鱼)
公: 如此甚好,待我讲来。(对柴)大相公,过来说话。
柴: 何事?
公: 既然大相公是个爱玩之人,我们麻布洗脸初(粗)相会,我们就玩玩游戏嘿算啰。
柴: 这嘿才算朋友之情,快说,怎么玩法?
公: 我们玩个瞎子摸瘸子,不知相公会不会玩?
柴: 这些大相公都不会玩?笑气话。
公: 那就请大相公当瘸子,我家当家尼当瞎子,顺着那个粪坑绕着摸,我家婆娘摸着你,就合你玩,你就算输,我们就要花鼓钱,如果三圈摸不着,我们就酸输,花鼓钱就免了。
柴: (笑嬉嬉地)这个嘿就是上街买毡帽——对头。(旁白)我又可以和那小娘子亲热啰,要得要得。
公: 请公爷脱下衣衫。
柴: 安!脱衣衫,不干不干。
公: 脱下你的折子才不会拌着你的脚,当心摔跤。
柴: (思索)是是是,(脱衣衫交给婆)省得拖脏我妈又打我。
公: 来,公爷,我把你的一只脚捆上。
柴: 捆松点嘎。
公: 好。(捆好公爷一只脚后)婆儿,你就把公爷的折子披在头上,蒙住双眼,不准偷看。
婆: 大相公,有言在先,拉住我的衣裳就算摸着了,不准非礼。
柴: 笑话,这些相公知书达礼,不会非礼,你放宽心。
婆: (指花园门锁)老公,你三击掌,我们就开始玩。
柴: 要得!要得!
公: (示意开始,婆用衣裳蒙双眼,公三击掌,二人将公爷推倒在粪坑,柴被粪水淹,公婆二人跑下)
柴: 咳,哎,我的爹,我的妈,呛死我啰,我的妈,我的大花折子,等倒,等倒,你们跑不了。
(幕落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