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楚雄州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六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67项,楚雄市推荐申报的民间文学“葫芦兄妹的传说”、传统音乐“唢呐吹奏(楚雄唢呐吹奏)”、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打陀螺(楚雄打陀螺)”、传统美术“彝族刺绣(楚雄彝族刺绣)”、 传统技艺“火草纺织技艺(楚雄火草纺织技艺)”、传统面食及糕点制作技艺(鹿城椒盐饼制作技艺)、“彝医药(刘氏骨伤正骨理筋疗法)”、“彝医药(彝医黑膏药疗法)”等8项入选其中。目前截止,楚雄市共62项入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4项,州级31项,市级15项。
近年来,楚雄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厅字〔2021〕31号)、省、州《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等通知要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工作方针,扎实做好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面开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经济社会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局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