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过口乡多措并举促进民族文化发展

日期:2021-03-0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者存招点击:525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与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为努力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源源不断的向外界展示彝乡独特的文化魅力,进一步推动彝乡跨越发展,大过口乡多措并举促进民族文化发展。

强化领导,高位推动。建立健全民族文化工作领导小组,选优配强以乡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乡民族宗教专干和各村委会文化辅导员、民间艺人为主的工作骨干队伍,及时调整充实乡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人员为3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全乡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发扬工作。同时,将民族文化工作列入全乡“十三五”规划、每年宣传思想工作要点,纳入政府综合绩效考核,逐年细化分解实施,确保任务到人、责任到人。乡财政每年列支5万元民族文化工作经费,专项用于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弘扬,最大限度的保障和推动全乡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强化保护,注重挖掘。认真做好民间艺人的入户调查工作和民间故事收集整理工作,完善传承人的建档立卡资料进一步规范传承人的管理,做好一年一度的传承人培训和年终考核评议工作,按照州级传承人3600元/年/人、市级传承人2400元/年/人的标准,按时足额发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补助经费,有效调动传承人的积极性,推动全乡民族文化传承工作良性发展。依托上级资源开展传承保护工作。积极寻求市非遗中心支持完成了大过口乡省级彝族生态文化保护区规划编制工作并通过省级评审,构筑了大过口乡民族文化长远发展蓝图。

强化传承,突出特色。树立民族文化传承从小抓起的理念,在中小学广泛开展“双语一文”教学,响亮提出“办具有民族特色教育”的口号。在小学一至三年级开展彝汉双语教学,丰富彝族文化教学“文艺细胞”,让每一名小学生会讲1—2个彝族民间故事,会吹奏葫芦笙、会弹奏大三弦、会跳左脚舞;在初中七至八年级开展彝文教学,利用课间操时间学习民族舞蹈。在小学创办了“彝绣社团”培养学生的民族手工技艺,旗帜鲜明地亮出“民族文化传承基地”的品牌。隆重举办一年一度的“杨梅节”系列活动,按照“月月有主题、节节有活动”的要求,不定期组织全乡33名非遗传承人到文化服务中心进行民族歌舞、非遗传承等群众性文化活动,通过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

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微讯平台、宣传栏等平台普及彝族文化知识,不断提高彝乡干部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提升民族文化自豪感。以杨梅节、正月十五、九月十五等系列活动为载体,在集市上集中展示彝族歌舞、彝族刺绣、竹凳、葫芦笙等手工艺品,彰显“大过口彝族歌舞之乡”的魅力。2017年在省民族时报刊发《大过口乡末梢变前沿》,2018在云南网刊发《大过口乡“小行为”带来“大转变”》,在中央民族画报社刊发大过口乡《魔芋与辣椒的致富路》《安家在彝绣山村》《最炫双语风》等文章,打响大过口乡原生态彝族文化品牌。

名称:电话:
共0条评论

已关闭